波兰是欧洲经济融合的成功案例之一。该国于今年 1 月接任欧盟理事会(代表欧盟成员国的决策机构)主席,目前是欧盟第六大经济体。这一融合进程由 2004 年欧盟扩大推动,当时捷克共和国、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也加入了欧盟,欧盟人口因此增加了约 20%。
二十年后,随着新一轮欧盟入盟谈判的进行,值得我们回顾一下早期的扩大对新成员国和整个欧盟有多大好处,并反思扩大欧洲单一市场的经济回报。目前处于不同阶段的入盟候选国有阿尔巴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科索沃、黑山、北马其顿、塞尔维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共和国、乌克兰和土耳其。10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份新报告,详细评估了每个候选国的入盟现状和进展情况。
《欧洲区域经济展望》的最新报告显示,2004 年欧盟扩大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这些增长在新成员国中尤为显著:15 年后,人均 GDP 比没有入盟时平均高出 30% 以上。
推动新成员国增长的因素有三方面。首先,2004 年加入欧盟的欧盟成员国在加入欧盟之前实施了比其他地区更为全面的经济改革,包括贸易、金融部门和产品市场自由化。其次,来自外国直接投资和欧盟凝聚基金的额外融资有助于增加资本存量。第三,技术转让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提高了生产力。
现有成员国也从欧盟扩大中受益。到 2019 年,人均收入比没有扩大的情况下高出约 10%。这些收益的主要驱动力是欧盟单一市场的扩张,这使企业能够扩大生产并获得效率收益,包括通过在入盟国增加投资。虽然斯堪的纳维亚、德国和奥地利的地区(在入盟前已经与新成员国很好地融合)获益最多,但许多较远的地区也受益匪浅。
这对于下一波加入欧盟意味着什么?一个重要的教训是,入盟候选国和现有欧盟成员国如果努力工作都能受益。这并非易事。它需要强有力的入盟前改革、大量资金、政治决心和可能的制度适应。
从现有成员国的角度来看,继续深化单一市场,消除联盟内部的贸易壁垒,推进资本市场联盟以资助有活力的企业的增长,将进一步扩大潜在收益。这些共同努力不仅可以加速欧洲内部的追赶,而且还有助于缩小欧洲与美国之间持续存在的巨大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