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第2次磋商焦点是稀土和半导体管制

中美两国政府6月9日在伦敦举行了第二次部长级磋商。这是继5月在瑞士举行会谈之后的再次磋商,似乎讨论了中国的稀土管制和美国的芯片管制问题。6月10日也在继续展开磋商。

在美国方面,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代表格里尔以及并未参加第一轮谈判的主管出口管理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参加了会谈。中国由负责经济政策的副总理何立峰参加。

当地时间10日上午起进入第2天的磋商。中美是否放宽相互实施的出口管制成为焦点。美国要求中国解除稀土出口管制。中国4月将用于高性能磁铁的镝等7种稀土列入管制对象,将出口改为许可制。

中美在5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首次部长级磋商中,决定暂停或取消中国关税以外的贸易管制。美国将达成协议后中国稀土出口依然迟缓视为问题。

正在产生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的汽车生产部分停止等影响。此次磋商中有可能优先讨论稀土问题。

由进驻中国的日本企业组成的中国日本商会6月9日表示,已就稀土出口管制向中国政府提出了希望迅速审查等的申请。

中美对稀土管制的看法不同。

中国则主张对军民两用产品的出口管制是国际认可的。迄今为止,对石墨等出口管理的对象品类,一直是个别进行审查后再批准出口。

      中国商务部6月7日表示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指出经审查认为适当的产品已允许出口。

       实际情况被认为是在考虑到与各国的贸易问题等的同时,将出口管制用作谈判筹码。中国表示出对欧盟(EU)企业的出口迅速发放许可的方针。稀土管制是否会在此次伦敦磋商后完全消失尚不明朗。

中国也谴责美国的对华管制,要求撤销。

美国在瑞士磋商结束2天后,公布了事实上禁止使用中国华为造尖端半导体的规则。还提出停止向中国销售半导体设计软件,取消中国留学生的签证。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还在限制乙烷和航空设备等向中国出口。

难以预测中美是否会通过此次磋商各自修改管制措施。

卢特尼克6月5日在众议院听证会上表示,“中国正在模仿美国的技术创新”,显示出收紧出口管理的方针。中国也表现出不会轻易向美国让步的姿态。

中美经过5月的磋商,将相互加征的关税降低了115%。虽然仍有部分加征的关税,但进一步取消关税的讨论可能会被推迟。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30%的关税。中国则对来自美国的所有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并对农产品等加征最多15%的关税。

来源: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