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rgyprom 分析师指出,哈萨克斯坦灌溉农业将需超5亿美元投资。未来五年,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河流流域水资源将继续减少,这使得灌溉农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南部地区的干旱天气突显了灌溉农业多年来存在的问题。水资源短缺、跨境河流流量减少、水渠输水过程中的大量损耗等因素,促使哈国在高耗水型农业领域的战略发生调整。政府在南部地区限制了水稻、棉花等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积极推动农民采用节水技术。
据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数据,去年全国农业灌溉面积为190万公顷。其中,67%的灌溉土地使用地面灌溉方式,仅有26.3%(约39.73万公顷)采用了现代节水技术,如滴灌和喷灌。其中,喷灌设备使用最为广泛。根据哈萨克斯坦水利科研研究所数据,2018年至2023年间,采用喷灌的农作物灌溉面积增长了75.6%,达到21.41万公顷;相比之下,滴灌的推广进展缓慢,五年仅增长1.8%。
根据《2024–2030年哈萨克斯坦水资源管理体系发展构想》,目前节水灌溉技术的年推广速度为3万公顷,而最低应达到每年15万公顷。哈国水资源与灌溉部数据显示,近年来农业灌溉对河流水的取用量呈下降趋势:2020年取水量为121亿立方米,而2024年降至114亿立方米,减少了5.8%。其中一半以上的水源来自咸海-锡尔河流域,该流域为南部活跃农业区——突厥斯坦州和克孜勒奥尔达州提供水源。然而,该流域水资源本身正因气候变化与人为负担加剧而逐渐减少。
据“地理与水安全研究院”预测,未来五年哈萨克斯坦河流内部水资源还将继续下降,主要原因是来自邻国的跨境水源减少。气候变化也加剧了南部地区灌溉农业的风险。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水资源浪费严重以及节水技术推广率低也进一步恶化了形势。例如,在南部地区,节水技术仅覆盖3%的灌溉面积。
构想中指出:“若现有水资源使用模式不变,至2029年,水资源短缺可能阻碍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防止该风险,哈萨克斯坦计划大力推广节水措施。
首先是建立水资源数字化管理体系。目前农业灌溉的数字化水平较低,计划数字化不少于3500公里的灌溉渠道,并在主干渠与跨农场渠道上实现水资源自动计量。
其次,要减少高达50%的灌溉水损失——这主要是由于老旧渠道导致大量水渗入地下。相比之下,日本农业用水损耗为7%,荷兰为6%,新加坡为5%。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哈国的损耗率降至25%。
在经济激励方面,政府将对农民在灌溉设施建设方面提供补贴。滴灌、喷灌设施及打井项目的成本补贴比例已由50%提高至80%。此外,灌溉水的补贴机制也发生了改变:是否采用节水技术将影响水价补贴力度,采用节水技术的农户可获60%至85%的成本补贴。
为落实上述战略,灌溉农业领域将需巨额投资。根据欧亚开发银行(EDB)数据,中亚国家每年进口灌溉设备金额达2亿美元,2023年其中80%为哈萨克斯坦所购。随着灌溉面积扩大及节水设备推广,未来设备需求将继续上升。
据EDB预测,2026年至2030年,中亚五国将在灌溉技术和设备现代化方面共计投资逾21亿美元,其中哈萨克斯坦将占5.15亿美元,其中3.7亿美元用于购买喷灌设备。这一投资趋势将在2031年至2040年持续。预计未来十年,哈萨克斯坦在灌溉农业领域的总投资将接近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