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益恶劣的地缘政治环境下,任何东盟主席国都要应对一场甚至多场危机,这已成为新常态。缅甸冲突和南海危机将对东盟产生影响,影响将持续至 2025 年。
马来西亚应利用主席国地位,在东盟与中国层面加强建立信任措施和预防性外交,以降低南海冲突的风险。作为声索国,马来西亚与南海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完全有能力推动南海冲突。但鉴于马来西亚与中国的重要贸易关系,马来西亚的影响力还有待观察。马来西亚的最佳行动方案是保持《南海行为准则》谈判渠道畅通。
作为 2025 年东盟主席国,马来西亚面临着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加剧的经济分裂、日益凸显的保护主义、民族主义和修正主义以及中美在该区域日益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后果。
在这些问题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美国不可预测地转向孤立主义和日益增加的保护主义措施。Trump破坏自由国际秩序的能力让许多全球南方国家感到担忧,这些国家习惯于在尊重国际法和促进自由贸易的稳定全球秩序中运作。
但在Anwar Ibrahim总理的领导下,马来西亚与美国的双边关系一直很紧张,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加沙战争中的立场与马来西亚对巴勒斯坦事业的支持背道而驰。这与马来西亚目前与中国保持的良好关系形成鲜明对比。马来西亚将担任东盟-中国关系的国家协调员直至 2027 年,在即将上任的Trump政府表现出不感兴趣的迹象之际,马来西亚可能会更加重视东盟-中国关系,而较少关注发展东盟-美国关系。
马来西亚的最佳选择是继续推动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尽管Trump威胁要对朋友和敌人征收关税,但经济一体化的东盟会带来许多好处。值得称赞的是,尽管近年来面临新冠疫情和经济冲击的挑战,东盟仍继续进行关键升级,使其经济手段符合目标。这些升级包括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协定 3.0、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以及与主要贸易伙伴扩大东盟单一窗口。
在马来西亚的监督下,该地区将在 2025 年底于吉隆坡举行的第 46 届东盟峰会上通过《2045 年东盟共同体愿景》。这将为东盟未来 20 年的战略方向奠定基础。
2025 年的第二个重要里程碑是达成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 (DEFA)。谈判进展顺利,预计将于年底完成。该协议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区域性数字协议,为加速服务、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系统等领域的数字贸易提供全面的路线图。预计到 2030 年,DEFA 将为东盟经济增加约 2 万亿美元的价值,并为东盟与其对话伙伴促进更多数字贸易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