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菲律宾正在努力弥补其商业环境、基础设施和劳动力市场方面存在的关键差距,这威胁到其吸引私人投资和促进生产力增长的潜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与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的同行相比,菲律宾在改善其商业环境和基础设施方面还有空间。
“虽然菲律宾在复杂性和多样化方面与同行相当,但在经济开放度、商业监管改革、电力供应和物流方面落后,”这家多边贷款机构表示。
它表示:“这些对于菲律宾希望扩大产能的行业(包括工业和制造业)的私人投资和生产力增长至关重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指出,菲律宾 2023-28 年发展计划强调了传统措施之外的基础设施差距,包括教育设施和设备短缺,这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在资金不足的地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贫困或偏远社区往往缺乏基本的道路基础设施,阻碍了服务的提供和经济活动。
此外,互联网成本仍然高得离谱,固定宽带价格比越南高出四倍,是东南亚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最近的立法改革和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PPP) 旨在解决这些不足,特别是通过绿色通道等举措来加快战略投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在信贷供应和金融市场监管方面,菲律宾金融市场的运作至少与中上收入国家一样好,甚至更好,但不如东盟其他国家。”
菲律宾也正处于人口红利时代,预计到 2024 年底抚养比将降至 50% 以下。抚养比是 0 至 14 岁加上 65 岁以上人口除以 15 至 64 岁人口的比例。
预计劳动年龄人口将一直增长到 2045 年左右。在正确的政策环境下,这可以释放资源用于经济发展和家庭福利投资,刺激增长并提高人均收入。
然而,到 2050 年,菲律宾需要创造 1200 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每年新增约 45 万个就业岗位。
关键政策重点包括扩大优质教育和医疗服务、增加就业机会以及解决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技能错配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虽然菲律宾的劳动力市场法规比其他国家更有利于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参与率却落后。”
解决治理问题对于建立投资者信心也至关重要。尽管菲律宾在监管质量、问责制和有效性方面的表现优于 G20 新兴市场,但该国仍落后于东盟其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加强反腐力度和改善法治可以提高商业确定性,确保公平执行合同并保护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