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发展委员会首席执行官Linda Nielsen 表示,投资资本阻碍了津巴布韦实现到 2030 年种植 30,000 公吨蓝莓的目标。津巴布韦的蓝莓行业已经实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从 2017 年的首次出口飙升至去年的 5,500 吨,使该国的蓝莓产业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产业。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 8,000 吨。然而,扩张不是来自新种植,而是来自植物成熟,因为我们仍然没有足够的资本来扩张,”Nielsen 说。她提到了不利的外汇政策和高借贷成本等挑战,这些挑战阻碍了该行业的全部潜力。
“我们的长期目标是到 2030 年达到 1,500 公顷的蓝莓种植面积,产量达到 30,000 公吨。这可能带来与 1990 年代我们园艺出口总额相当的收入。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估计种植者需要大量投资,约 2.4 亿美元。”
Nielsen继续说道:“近年来,津巴布韦的整体园艺行业表现出显着增长,出口量目前超过 1.13 亿公吨,这主要归功于柑橘等传统出口产品的复苏以及蓝莓等高需求作物的出现。”
津巴布韦今年向欧盟和中东出口柑橘。橙汁的高价为出口创造了强劲的底价,津巴布韦柑橘种植者在果汁制造商方面拥有强大的国内客户。
最佳市场路线正在审查中
该国以其优质蔬菜而闻名,如荷兰豆,在英国和欧盟广为人知,红海的航运中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将津巴布韦定位为更可靠的新鲜农产品来源,Nielsen说。
“话虽如此,我们确实面临着我们地区自己的物流挑战。我们正在做大量工作,根据作物和市场状况,评估通过贝拉和德班等港口进入市场的最佳路线。”
虽然德班是他们进入市场的主要路线之一,但他们在过去一年中花费了大量精力寻找多样化出口路线的方法。
贝拉是出口到东非和中东的一个可能替代方案,并指出贝拉对于远东来说效率较低。“我们的柑橘种植者告诉我们,对于许多目的地来说,贝拉港口的收费不如德班有竞争力。所以我们一直在评估各种选择,以确保我们的产品有最好的进入市场的路线。”
津巴布韦-中国牛油果协议
9 月,在中非合作论坛 (FOCAC) 上,津巴布韦与中国签署了新的牛油果贸易协议;她指出,这对该国的牛油果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中国市场巨大,因此该行业计划到 2030 年将牛油果种植面积从目前的 1,500 公顷增加到 4,000 公顷。
津巴布韦的园艺计划只有在水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水资源短缺是我们严重关切的问题,如果今年的降雨量没有明显改善,这种担忧只会更加严重。”
她称气候变化是现实,津巴布韦农场正在通过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储存来做好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