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重塑湄公河地区,柬埔寨正在采取措施平衡基础设施增长与环境可持续性。
柬埔寨已成为该地区继老挝之后第二个修建鱼类通道的国家,这是应对灌溉和水电项目对鱼类迁徙带来的挑战的创新解决方案。
澳大利亚继续在促进湄公河地区的可持续渔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 (ACIAR) 承诺在 2025 年向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渔业研究投入 1800 万澳元(1130 万美元)。
2 月 5 日,ACIAR 首席执行官Wendy Umberger在第二届湄公河下游流域鱼类通道会议上强调,澳大利亚致力于支持鱼类友好型基础设施和政策举措。
湄公河-澳大利亚伙伴关系以及水资源和能源气候计划下设立的一项 520 万美元倡议,旨在帮助老挝和柬埔寨采用鱼类通道技术,帮助越南和泰国开发技术技能,同时倡导政策以促进鱼类友好型基础设施的发展。
柬埔寨已经在建设鱼道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暹粒省已经建成了两条鱼道,磅清扬省建成了一条,磅士卑省也即将建成一条。
农业、林业和渔业部国务秘书 Khun Savoeun 承认鱼道在恢复鱼类洄游模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还指出,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继续威胁着鱼类种群。
她表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鱼类通道研究正在恢复鱼类种群,并确保社区继续受益于河流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