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需要解决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

印度尼西亚的食物损失和浪费(FLW)一直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每年有超过 2000 万吨粮食被浪费,其影响深远。数百万印度尼西亚人仍然缺乏粮食保障,而这些浪费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近 8%。

印度尼西亚的粮食浪费造成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成本令人震惊。据《雅加达邮报》报道,该国每年因食物浪费造成的损失估计在 213-551 万亿卢比(131.4-210 亿美元)之间,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 4-5%。

从环境角度来看,粮食浪费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驱动因素。垃圾填埋场中粮食垃圾的分解会产生甲烷,这是一种比二氧化碳 (CO2) 更有效地吸收大气热量的强效温室气体。粮食浪费产生的甲烷排放量占印度尼西亚食品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 77%,加剧了气候变化挑战。

从社会角度看,在饥饿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食物浪费现象凸显了食物分配的不平等。数百万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而数百万吨安全可食用的食物却被丢弃,这破坏了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 的努力。

专家表示,解决印尼的食品浪费问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战略,包括政策、技术和行为改变。行为干预也应针对企业,而堆肥计划和废物转化能源技术可以将废物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雅加达邮报》强调,政策制定者、私营部门利益相关者和个人必须合作制定和实施全面的解决方案。鼓励减少浪费的政策以及公众意识活动可以推动系统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