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和德国经济之间的对比很少如此鲜明。法国经济继续保持令人惊讶的强劲增长势头,对国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也与日俱增。而德国却举步维艰,尽管它远非“欧洲病夫”,但严重的政治危机给德国经济前景蒙上了阴影,严重影响了经济信心。
但这种解释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德国和法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互依存。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并在全球发挥影响力,他们必须共同努力加强欧盟。
在新冠疫情和2022年能源危机期间,法国经济表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在过去两年里,法国提高了竞争力,改善了商业环境,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是德国的两倍多。
相比之下,德国竞争力的下降迫使它不得不依靠大量补贴来吸引国际投资者和支持本国产业。因此,尽管法国预计在 2023 年将增长 1%,但德国 GDP 预计将萎缩,随后在 2024 年实现最小增长。
这些不同的轨迹可以归因于三个主要因素。首先,法国总统制允许总统Emmanuel Macron设定明确的优先事项并迅速实施新措施。这使得Macron 能够对法国的养老金制度和劳动力市场进行重大改革,简化现有法规,并制定大胆的产业政策目标,这些目标现在开始产生显著的回报,包括失业率稳步下降。
与此同时,德国正在努力应对政治僵局。由社会民主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组成的所谓红绿灯联盟正在失败。深刻的意识形态分歧导致了政治僵局,有可能使该国陷入瘫痪,这反映在政府为最终确定 2024 年预算而进行的持续斗争中。
德国联邦体制复杂,以强有力的制衡机制而闻名,其目的是巩固民主原则,防止威权主义复辟。因此,它优先考虑稳定,而不是速度和灵活性。这种偏好现在正在对经济产生影响,因为德国迫切需要实施重大的监管、财政、工业和贸易改革。
法国和德国之间的另一个关键区别在于他们对经济开放的不同态度。德国战后的经济模式严重依赖出口,出口目前占该国经济总产出的近一半。这种模式受到政治力量、外交政策偏好以及(在欧元出现之前)以强势德国马克为中心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此外,德国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历来偏向工业部门,从汽车到化学品和机械工程。这种执着导致德国政客专注于提高工业部门在经济产出的份额,目前该份额几乎是法国的两倍。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但法国和德国经济的共同点远比人们普遍承认的要多。尽管法国在过去四年中的表现优于德国,但它仍在追赶德国在 2010 年代经历的显著经济繁荣。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是欧洲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其企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保持强劲。
此外,为应对疫情、乌克兰战争和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德法两国都推行了日益保护主义的经济议程。两国都采取了国家产业政策,通过降低电价、直接财政援助和各种税收优惠来补贴国内企业,并有效地发起了一场补贴竞赛,以吸引外国投资者和特斯拉、英特尔等跨国公司。但这些措施对欧洲较弱经济体的企业并不公平,减少了竞争,并有可能破坏欧盟最重要的经济成就 — 单一市场。
两国都拥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但需要立即进行改革。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两极分化和政治不和,极右翼运动正在兴起。席卷许多西方民主国家的民粹主义和极右翼主义浪潮正席卷德国。随着极右翼德国选择党 (AfD) 有望在 2024 年赢得三个关键州选举,德国可能面临更深层次的政治危机。
最后,德国和法国都受到美国和中国之间不断升级的地缘政治竞争的威胁。为了保持经济增长,两国必须摆脱以国家为导向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共同努力改革和加强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最新改革不足以促进投资和欧洲经济转型。
法国和德国经济本身缺乏与世界两大经济体有效竞争所需的规模,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服务等关键新兴领域。因此,两国政府应该明智地关注彼此的相似之处,而不是差异。两国政府不应该相互竞争,而应该团结起来,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毕竟,法国和德国如今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功于过去 70 年来两国的密切伙伴关系,这对促进欧洲的经济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德国的强烈反对,Macron 似乎放弃了改革欧洲的雄心。这是一个错误。两国政府应该改变方向,加强欧盟的单一市场,完善银行业联盟,推行资本市场联盟,制定联合产业政策,简化监管和官僚机构。同样重要的是,共同的财政能力对于制定体现欧洲价值观和目标的经济和产业政策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