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其准备再度下调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7月份,IMF曾预计,世界经济今年将增长3.2%,然后在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2.9%,较其4月份预测分别下调0.4和0.7个百分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警告称,全球通胀高于预期,尤其是美国和主要欧洲经济体,以及俄乌冲突造成的供应链中断持续等负面影响继续冲击着世界经济,衰退风险正在上升。她表示,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预计将于今明两年出现至少连续两季经济萎缩。
此前,当被问及是否可以排除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时,格奥尔基耶娃表示,“风险已经上升,因此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她说:“2022年将很艰难,但2023年可能会更艰难,衰退风险增加。”
尽管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加剧,IMF依然呼吁各国央行在应对通胀高企时能“坚持到底”。近几个月以来,各国央行一直在逐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欧洲央行此前也已进行11年来的首次加息。
格奥尔基耶娃说道,鉴于恢复价格稳定的迫切需要,经济增长放缓可能是“必须付出的代价”。随着物价上涨加剧全球生活成本危机,IMF表示,控制通货膨胀应是各国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紧缩货币政策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的经济代价,但拖延只会加剧这些经济成本。”
今年以来,全球各国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食品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据预测,今年,发达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6.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率将达到9.5%,较此前分别上调0.9和0.8个百分点。
格奥尔基耶娃表示,“紧缩力度不够将导致通胀愈发严重,迫使各国央行在未来实施更高利率水平,并维持更长时间,这将对经济和各国民众造成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