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计划到2027年实现食盐自给自足

海洋和渔业部正在制定战略步骤,到 2027 年实现全国食盐自给自足。

据该部海洋空间管理总干事Victor Gustaa Manoppo 介绍,实现盐自给自足的计划是由政府与盐农和盐业企业合作制定的。

他在周六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该部还确定了潜在的盐池开发区域,其中包括西爪哇省 Indramayu 的一个盐池。”

Indramayu 县被选为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培训和融资渠道的主要中心。

2024 年,Indramayu 的生产性土地面积为 1,445.65 公顷,总产量为 135,891.10 吨(生产率为 94 吨/公顷)。

与此同时,目前 2.5 万吨的盐库存分布在该县的 Krangkeng、Losarang、Kandanghaur 和 Patrol 四个分区。

除了确定潜在的生产区域外,海洋事务和渔业部还鼓励盐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例如,使用土工膜方法可以提高当地农民生产的盐的质量和数量。

从今年开始,该部希望在东努沙登加拉盐池扩大规模方面取得突破。

它的目标是使用传统方法覆盖 2,500 公顷土地,但采用收获机械化。

它还将通过盐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来提高集约化程度,目标是在西爪哇等五个省的 1,800 公顷土地上实施浓盐水法。

Manoppo表示:“2024年,人民的盐产量将达到204万吨,超过200万吨的生产目标。这表明​​盐池开发计划已按计划进行。”

他说,在技术、生产能力提高和可持续资源管理的支持下,政府对实现食盐自给自足的目标持乐观态度。

作为实现自给自足的第一步,政府决定在 2025 年不再进口消费盐。

2024 年和 2025 年全国盐原料需求估计为 490 万吨,预计由于人口增长和工业部门的增长,每年将增加 2.5%。

2025 年国内生产目标是 225 万吨。如果加上剩余的 83.6 万吨,当地的食盐供应将足以满足总需求的 63%。

他解释说:“剩下的对于原料盐生产商,包括小盐农和商业实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且充满希望的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