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统计局 (PSA) 援引初步数据称,2024 年稻米(未碾米)产量降至四年来的最低水平 1909 万公吨 (MMT)。
PSA 表示,稻米产量较 2023 年下降 4.84%,为 2020 年报告的 1929 万公吨以来的最低产量。
2024 年全年大米产量低于农业部 (DA) 修订后的 1930 万吨预测值。
PSA 补充说,灌溉地区的收成为 1456 万公吨,下降 4.71%,而雨养地区的稻米产量下降 5.23% 至 453 万公吨。
水稻产量最高的地区是中吕宋岛,产量为 348 万吨,其次是卡加延河谷,产量为 292 万吨,伊罗戈斯地区产量为 197 万吨。
排名前五位的大米生产地还有Western Visayas (产量 189 万吨)和 Soccsksargen(产量 121 万吨)。
分析人士表示,2024 年上半年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干旱和旱灾,以及下半年的暴雨和台风,对农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自由农民联合会全国经理 Raul Q. Montemayor 通过 Viber 表示:“考虑到第四季度的一系列台风,我预计产量会略低一些。”
根据农业部最终估计,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农业损失估计为 153 亿比索,损失量为 330,717 公吨,损失面积为 109,481 公顷。水稻作物损失占总损失的 38.8%,即 59.3 亿比索。
Montemayor说,大米产量下降 970,000 公吨,相当于全国 15 天的消费量。
他补充说,今年大米产量的损失被进口量的大幅增加所抵消。
根据植物产业局的数据,菲律宾在 2024 年进口了创纪录的 478 万吨大米。
此前,农业部表示,今年的稻米产量目标是 2046 万吨,通过国家稻米计划额外获得 100 亿比索的资金即可实现这一目标。
农业部执行董事 Jayson H. Cainglet 表示,稻谷农场价格上涨也可能鼓励更多稻农继续种植。
根据总统Ferdinand R. Marcos, Jr. 于 6 月签署的第 62 号行政命令,进口大米的关税从之前的 35% 降至 15%,有效期至 2028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