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6年,越南将完成国内现行贸易救济措施涉及的五个行业和可能遭受贸易救济调查风险的行业的数据库。
建立国内行业综合数据库的项目旨在提高贸易救济调查的能力和效率。
它还用于监测和评估贸易救济措施的有效性,作为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保护国内生产、同时确保国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战略工具。
到2026年,将制定和发布国内行业数据库建立、运行和共享的具体指南。还将完成安全标准和数据集成流程,以确保准确、高效地收集和分析信息。
到2030年,将完成国家管理机构之间国内行业数据库的连接和共享机制。
此外,还将完成20个国内行业(涉及现有贸易救济措施的产品)和6个面临调查风险的行业数据库的建设。已建数据库的行业数据也将更新。
将开发软件和工具来支持国内行业的数据分析,预测潜在情景,并为国家机构和企业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到 2026 年,30% 拥有数据库的行业企业将获得访问权限和查找信息的能力。预计到 2030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 80%。
今年,由于全球保护主义抬头,越南出口商面临的贸易保护调查案件数量大幅增加。
据贸易救济局称,截至 2024 年底,越南商品已在 25 个市场受到约 273 项贸易救济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贸易保护调查变得越来越复杂。例如,美国首次对从越南销售的太阳能电池板和胶囊展开跨境补贴调查。
各国也倾向于同时对同一产品调查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反规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