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 15 个月中,全球海面温度飙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引发热浪并加速海冰融化,令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都感到震惊。
去年,欧盟地球观测服务将北大西洋海域(特别是英国和爱尔兰周边)的这些创纪录高温描述为“超乎寻常”。
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今年的温度甚至更高。6 月是全球海温连续第 15 个月创下纪录。预报员警告说,异常温暖的海水可能导致异常强烈的飓风季节,从而吸收来自浴水热海的能量。上个月,飓风贝里尔 (Beryl) 摧毁了加勒比海、墨西哥和德克萨斯州,成为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最严重风暴。
科学家正在调查海温快速上升的原因、持续时间以及未来降温的可能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2019 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自 1982 年以来,海洋热浪的频率增加了一倍,持续时间更长、强度更大、范围更广。
海洋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工业时代以来,它吸收了 90% 的多余热量和约四分之一的人为二氧化碳排放量。一位专家指出:“几十年来,海洋一直在为我们带来巨大的气候效益,”但他警告说,“不能保证它会继续以同样的速度这样做。”人们普遍认为,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是导致海洋热浪的主要因素。
IPCC 解释道:“就像大气中的热浪一样,海洋中也会出现热浪。但我们看到的热浪越来越多,它们越来越频繁,强度也越来越大。”报告称,2006 年至 2015 年间 84% 至 90% 的海洋热浪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变暖造成的。
每两到七年发生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将大量热量从热带太平洋释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最近一次厄尔尼诺现象于 2023 年 6 月宣布。在此之前,罕见的“三重下降”拉尼娜现象(带走了大气中的热量)掩盖了 2020 年至 2022 年全球气温预计上升的趋势,尽管温室气体 (GHG) 浓度有所增加。
2023 年,厄尔尼诺现象的爆发导致储存的海洋热量急剧释放,导致气温连续创下新高。 5 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可能会使 2020 年代的海洋变暖速度比 1980 年以来的时期翻一番,因为二氧化硫会反射更多的阳光,阻止阳光到达并加热海面。
世界气象组织估计,今年 8 月至 11 月期间,拉尼娜现象冷却阶段的转变概率为 70%,最终可能降低海洋和陆地表面温度。然而,科学家表示,滞后效应可能会使今年的高温持续下去。
不断上升的海温已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4 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告了世界第四次全球珊瑚白化事件,这是十年内第二次。由海温升高引起的白化迫使珊瑚排出藻类,导致珊瑚大面积死亡。
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都记录到了大面积白化级别的热应力,影响了佛罗里达、加勒比海、巴西、澳大利亚大堡礁、红海、波斯湾以及热带和南太平洋大片地区的珊瑚。更温暖、更酸的海水正在溶解珊瑚的钙结构并影响海洋生物。自 1850 年以来,海洋酸度增加了约 25%。
根本问题是海洋温度的快速上升是否意味着海洋正在努力像以前一样有效地吸收热量和二氧化碳。如果这种吸收率下降,大气温度可能会进一步上升,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