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亚迪为首的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加紧努力,争取在 2025 年进入韩国市场,这引发了人们对其战略动机的质疑。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旨在解决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将韩国定位为进军发达市场的试验场。
业内人士猜测,在前总统Donald Trump 即将开始的第二任期内,中国可能还将考虑将韩国作为一条战略出口路线,以绕过潜在的美国贸易壁垒。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关注韩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电动汽车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从 2019 年的 4.7% 飙升至 2023 年的 31.6%,但产能扩张速度更快,导致开工率低于 50%。
截至 2023 年底,中国拥有 52 个电动汽车品牌和 187 款车型,国内竞争异常激烈。2024 年 11 月,中国电动汽车平均价格下跌 9.6% 至 22.5 万元人民币(约合 4455 万韩元)。专家警告称,中国汽车制造商将越来越多地采取激进的海外价格和数量策略来缓解这种供应过剩状况。
随着欧盟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提高到45.3%,美国计划将关税从25%提高到100%,韩国凭借其相对开放的贸易政策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出口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