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呼吁菲律宾中央银行采取谨慎和适应性的货币政策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ws》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呼吁菲律宾中央银行 (BSP) 采取谨慎和适应性的货币政策,因为菲律宾面临着供应侧冲击和通胀压力日益增加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第四条磋商后的工作人员报告中表示,菲律宾的货币政策可能需要调整,以适应未来更频繁、更严重的供给侧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未来不利供应冲击的频率、严重程度和持续性可能会增加,例如由于气候变化和地缘经济分裂加剧。”

它补充说:“央行需要谨慎地‘审视’它们,以确保第二轮影响不会导致通胀预期脱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菲律宾的通胀动态越来越受供给因素而非需求因素的影响。这一趋势反映了该国对进口燃料和食品的依赖程度高、价格管制的实施有限以及易受不利气候事件的影响。

因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菲律宾央行必须在应对眼前通胀风险和维持长期价格稳定之间取得平衡。

它指出,菲律宾央行在向中性货币立场过渡的过程中,有逐步降低政策利率的空间。

自 2023 年中期以来,菲律宾央行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政策立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考虑到当时的通胀环境,这是适当的。但随着通胀回归目标,以及出现负产出缺口的迹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适度降低政策利率。

“由于通胀风险倾向于上行,菲律宾央行必须对未来的冲击及其第二轮效应保持警惕。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包括国内需求复苏弱于预期,可能需要更快地降低政策利率,”它表示。

然而,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依赖数据的方法和围绕货币政策调整的谨慎沟通对于管理预期非常重要。

“随着时间的推移,BSP 可以考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技术援助建议,通过扩大前瞻性指引的使用,进一步加强其沟通框架,”它表示。

自 8 月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立场转向不那么严格的货币政策,BSP 已共降息 75 个基点。这使基准利率从年初的 6.50% 降至 5.75%。

在降息之前,BSP 自 2023 年 11 月以来已连续六次会议维持其政策利率。从 2022 年 5 月到 2023 年 10 月,央行已大幅加息 450 个基点,以控制通胀。

该多边贷款机构还承认菲律宾央行的做法,即在美国货币政策预期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允许汇率充当减震器。然而,在特定条件下,可能需要进行外汇干预,以减轻货币急剧波动带来的风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鼓励菲律宾央行深化国内外汇市场,以减少对长期干预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