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达到德国水平的工资水平,需要提高捷克的劳动生产率

根据 UniCredit Bank 的最新分析,要缩小捷克共和国和德国之间的工资差距,就需要大幅加快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该分析强调,捷克经济仍然落后于德国,主要是因为高价值专家岗位的工人比例较低。总理 Petr Fiala (ODS) 最近表示,捷克工资可以在下一届选举任期内达到德国水平,这一说法遭到反对派和大多数经济学家的批评,称其不切实际。

2023 年,捷克员工每小时工作创造的价值约为 30.5 欧元(763 捷克克朗),仅为德国同行创造的 62.3 欧元(1589 捷克克朗)的 49%。与此同时,捷克共和国每位员工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包括工资和社会缴款)仅为德国水平的 41.8%。经购买力调整后,捷克人达到德国工资水平的 55.4%。

分析指出,劳动生产率是造成工资差距的主要因素。虽然这种差异不是由行业结构造成的,但它受到专家职位雇员比例的强烈影响。2023 年,只有 19.4% 的捷克工人从事被归类为“专业”的职位,而德国这一比例为 22.8%。同样,只有 16.3% 的捷克工人担任“技术员”职位,而德国这一比例为 19.8%。缩小这一差距可以将捷克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德国水平的 77.7%,增加 28.7 个百分点。

分析还指出了品牌认知在工资差距中的作用。“劳动生产率不仅与生产的有形产出有关,还与无形价值有关。例如,在德国工厂为宝马汽车安装零件产生的感知价值比在捷克共和国为ŠKODA汽车安装相同零件产生的感知价值更高,尽管生产过程相同,”报告解释道。

有趣的是,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职业中,捷克的工资(根据购买力调整后)正在接近德国的水平。软件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 IT 顾问等职位的竞争尤其激烈。分析将此归因于 IT 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远程工作使熟练的专业人员能够与工资较高的经济体的雇主合作,同时生活在生活成本较低的国家。

捷克总理 Petr Fiala 去年 11 月声称捷克工资可以在四年内达到德国水平,这引发了相当大的争议。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鉴于捷克共和国目前的经济增长轨迹,这一说法不切实际。众议院副议长 Jan Skopeček (ODS) 后来承认,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到德国工资水平是不切实际的。然而,他强调了继续缩小工资差距的重要性。

分析强调,要达到德国的工资水平,需要有针对性地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别是通过增加劳动力中专家职位的比例。报告呼吁进行结构性改革,投资教育、创新和高价值产业,以加速这一转变。如果不做出重大改变,捷克共和国与其西部邻国之间的工资差距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