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百万桶的供应过剩

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于中国需求持续低迷,明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每天超过 100 万桶的过剩,从而缓解中东及其他地区动荡对油价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在周四的月度报告中表示,截至 9 月,中国石油消费量已连续六个月萎缩,今年的增幅仅为 2023 年的 10%。该机构表示,如果 OPEC+ 决定在下个月开会时继续推进恢复停产的计划,全球供应过剩将更加严重。

国际能源署石油工业和市场负责人 Toril Bosoni 周四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石油需求可能已经达到顶峰。

“这不仅仅是经济和建筑业的转变和放缓,”Bosoni说。“卡车运输向电动汽车、高铁和天然气的转型正在削弱中国石油需求的增长。”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表示,由于中国需求持续疲软,尽管以色列和伊朗之间持续存在敌对情绪,但原油价格自 10 月初以来已下跌 11%,因为交易商将注意力集中在美洲不断增长的产量上。该机构补充道,原油价格下跌预示着“2025 年市场供应充足”。周四,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接近每桶 72 美元。

报告称,今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每天增加 92 万桶,不到 2023 年增幅的一半,达到平均每天 1.028 亿桶。明年,需求量将增加 99 万桶/日。

报告称:“两年来,石油日均增幅均低于 100 万桶,反映出全球经济状况低于平均水平,疫情过后被压抑的需求已完全释放。”“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部署也越来越多地取代石油在运输和发电领域的应用。”

该机构为主要经济体提供咨询,今年早些时候预测,随着从化石燃料转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全球需求将在本十年停止增长。

该机构预测,尽管需求增长下降,但美国、巴西、加拿大和圭亚那等产油国的石油供应量今年和明年将增加 150 万桶/日。因此,即使 23 个国家的 OPEC+ 卡特尔放弃恢复产量的计划,明年全球石油供应量也将超过需求量 100 万桶/日。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一直在寻求重启自 2022 年以来停止的生产,但由于市场仍然非常脆弱,该行动被迫两次推迟。目前,该公司计划开始一系列温和的月度增产,1月份增产18万桶/日,并将于12月1日开会审查这一决定。

OPEC 秘书处迟迟才意识到需求放缓,连续四个月下调今年的预测,降幅达 18%。尽管如此,其预测的 180 万桶/日增幅仍约为 IEA 预测的两倍,且高于大多数其他市场观察者。